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海尔以身涉“险”,众淼创新能否打破行业魔咒?

时间:06-0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63

海尔以身涉“险”,众淼创新能否打破行业魔咒?

作者:潘妍出品:全球财说5月25日,“海尔系”日日顺供应链科技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成功过会。同日,另一家“海尔系”公司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淼创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上市。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保险代理商,摇身一变成为被寄予厚望的拟上市主体,众淼创新有什么关窍?保险行业趋向数字化“我们的使命是推动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这句话来自众淼创新在招股书的开头,野心昭然若揭。志向很远大,在保险行业中创建一个“共创共赢”生态圈。根据众淼创新在招股书中的描述,作为一家合格的保险代理商,公司已经建立一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涵盖包括风险评估、提供场景化咨询、分销保险产品及保险理赔等保险业务的主要流程。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的保险行业中,产销分离将成为大趋势,保险公司设计产品,代理公司负责销售。“自建渠道比较慢,成本又高,新兴保险公司普遍会选择与保险代理公司合作,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图片来源:众淼创新招股书线下方面,众淼创新共拥有8600名保险代理人,覆盖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四个省内10多个城市。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众淼创新共拥有超1.2万名企业保险用户及2.5万名家庭保险用户。众淼创新在招股书中频繁提到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开发主要为保险代理人及家庭保险用户所设计“全掌柜”APP,以及专业面向企业端的“企业保险交互服务平台”。此外,众淼创新向企业端客户提供IT服务,只不过这部分业绩目前占比较小。其实,在成立初期,众淼创新的主营业务是IT服务。直到2017年9月,众淼创新收购海尔保险代理全部股份进行业务转型,此后便深耕于保险代理领域。虽然目前IT业务已不是众淼创新的主营业务,但也为数字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不过,对于如今的保险行业来说,创建数字化平台已绝非个例,甚至有不少“标杆”选手。以腾讯为例,背靠微信生态多场景优势,孵化出保险代理平台“腾讯微保”。据腾讯微保官网显示,除“腾讯微保”外,腾讯经营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相关的微信小程序还有5个,微信公众号更是近50个。“小而美”还是盈利乏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看众淼创新的基本面如何。报告期内,众淼创新总保费从2020年的4.26亿元增至2022年的10.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4.6%。受益于保险代理业务的平稳增长,2020年-2022年,众淼创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325.3万元、1.2亿元、1.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22.3万元、2699.2万元、3634.9万元。以众淼创新目前的营收结构来看,保险代理业务已经挑起公司业绩大梁。2022年,公司保险代理业务实现佣金收入1.31亿元,营收占比88.1%。不过,细看其保险代理业务可以发现,众淼创新保险产品实际佣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跟不上总保费增长速度,公司平均佣金费率正在持续下滑,由2020年21.3%降至2022年12.8%。按险种划分,贡献大部分佣金收入来源的“财产保险”与“人寿健康保险”在报告期内的佣金费率纷纷出现下滑,尤其是“人寿健康保险”的佣金费率在报告期内直接“腰斩”。此外,“汽车保险”近几年表现突出,2022年总保费在四大险种中跃居第一,达4.21亿元。不过,也没有避免佣金率持续下滑的困境,由2020年12.2%降至2022年5.4%按用户划分,家庭保险用户贡献了6成的佣金收入,但佣金费率同样由24%降至11.4%。企业保险用户中,一半来自于“东家”海尔集团,虽占总佣金收入不足2成,但却是报告期内唯一一个佣金费率整体上呈增长趋势的用户。可以看出,目前的众淼创新最多算上一个“小而美”企业,距离“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似乎还差了不少意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800家保险中介公司,总部在山东省的保险中介企业数量高达近200家,其中就包括众淼创新。众淼创新在招股书中提到,以2022年的全国总保费计算,在总部位于山东省的保险中介排行中,众淼创新以总保费10.18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五。但可以看到的是,排名第一的A公司总保费已是百亿的规模,为253.13亿元。若放进整个中国保险市场来看,众淼创新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按原保险保费收入计算,2022年中国保险业市场规模达4.5万亿元,并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9.0%。扶不起的金融,以身涉“险”目前,海尔集团共拥有家电企业海尔智家(600690. SH)、海尔电器(01169. HK),医疗企业海尔生物(688139. SH)、盈康生命(300143. SZ),以及游戏笔记本公司雷神科技(872190. BJ)5家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在上会前一天主动“终止”创业板IPO的有屋智能,在紧急撤单后几日又再次重启IPO计划。若再加上近期过会的日日顺,以及此次IPO的众淼创新,海尔集团的资本版图有望达到8家上市公司。海尔集团的故事谱写了近40年,也是其在金融领域排兵布阵的第22年。2001年,海尔出资6亿控股青岛银行,随后又参股长江证券,并于年末成立海尔保险代理公司。经过多年蛰伏准备,海尔相继拿到信托、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牌照,并在2007年正式建立海尔金融集团。2014年互联网金融风起,海尔也加入其中。2014年6月,海尔集团成立海尔金控,陆续收购支付和消费金融牌照,做起小贷、小金、保理、P2P等金融或类金融业务,想要在金融领域大显身手。虽在互金鼎盛时期,海尔金控曾被寄予厚望。但随着监管收紧,公司业务开展屡屡受挫,集团明显开始弱化旗下金融业务,开始强调回归主业,海尔金控瘦身更名、去金融化,开始做起“产业投行”,更多是为海尔生态提供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根据可查数据,海尔金控在2015年创出105亿元的营收规模后,再没突破百亿,并连年下滑。2022年,海尔金控的营收规模已较2015年“腰斩”,实现营业收入57.05亿元,同比下降12.3%;净利润为24.86亿元,同比下降27.6%。在此期间,许久没有在金融领域大动作的海尔,再一次回归便抛出“王炸”,携旗下保险代理公司冲击资本市场。近几年,新兴势力进军保险中介市场已成常态,除海尔外,已出现不少跨界保险圈的巨头。不乏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宝马、特斯拉、理想、比亚迪等车企,以及美年健康、微脉等大健康产业公司。不过,随着保险行业监管不断趋严,保险中介公司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中介部下发《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清理、清退“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的保险中介机构,清退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保险中介机构,清理对分支机构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挂靠”等行为的法人保险中介机构,并清退相关分支机构。2023年5月,众信易诚成为首家“踩雷”保险中介企业,其分支机构被监管部门“劝退”。据监管意见公告显示,因存在没有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营业场所,长期没有有效业务、人员失联,无法进行正常的监管沟通和信息报送等问题,众信易诚保险代理对山西分公司进行市场退出处理。可以预知的是,未来随着监管部门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准入门槛经营地域、经营范围、行为准则等作出更加严格的监管,对整个保险中介行业都是不小的冲击。值得一提的是,众淼创新旗下海尔保险代理公司聊城分公司,曾在2021年因经营异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虽几日后便被移除异常名录,但难免对其信誉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涉险企业上市难如登天。目前为止,保险中介公司在美股、新三板成功上市居多。美股市场中,有3家公司成功上市,分别是泛华(FANH. US)、慧择(HUIZ. US)、水滴公司(WDH. US),但上市后表现持续低迷。新三板市场中,正面临着“只出不进”的尴尬处境。根据全国股转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4月,“保险经纪与代理服务”类别的挂牌公司仅7家,较高峰时期28家,已经减少四分之三。A股市场则还是空白,似乎没有给保险中介公司亮“绿灯”的意思。江泰保险十年备战“A股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故事,还是在2021年以“主动终止”告终。彼时,江泰保险还因曾涉嫌垄断安责险被中国应急管理部调查。有分析指出,导致保险中介股难以成功A股上市是因其价值难以评估。保险经纪公司本质还是产品销售商,没有自己的内含价值。一旦保险公司不提供保险产品,其业务收入就会迅速下降。此外盈利模式也无法参考,只能看市盈率、增长率等指标。或是A股上市渺茫,众淼创新选择相对来说较为宽松的港股市场。只不过,参考“过来人”的例子,保险中介在港股市场似乎也并不容易。2022年6月,港股唯一一家从事保险中介的康宏环球宣告退市。此外,还有一些新三板公司欲冲击港股市场,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